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

(47) 不單純的單純疱症

很多住院醫師, 
非常討厭值班次數太頻繁, 
連要與女朋友約會, 
都常籌不出時間來, 
甚至女朋友不耐寂寞, 
被情敵追跑而懊惱不已。 

有一回, 
我在內科加護病房, 
值週末24小時的班, 
肺科主治大夫來查房, 
輕描淡寫地提到一種反向思考的學習心態, 
他說: 
「年輕小伙子, 
你三天才值一次班, 
你要想想有三分之二的病例, 
你失去親身體會疾病的奧妙, 
有些不常見的病, 
會因此與你擦身而過, 
日後你碰到了它, 
它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它。」 

多麼有智慧的前輩, 
指點我一輩子受用不盡的求知心態。 


●我見我聞 

Heidi 是高中三年級非洲裔的女學生, 
年僅十八, 
生性活潑好動, 
是學校啦啦隊的重要成員, 
全身透射出力與美結合的熱情, 
從來都不請病假, 
看到她整天活潑地, 
穿梭在校園每一個角落, 
深得同學的喜愛。 
當年我在教學醫院當總醫師, 

有一天, 
碰到她因三天來陣歇性發高燒, 
意識不清, 
全身抽搐(Seizures)及 
視覺幻影(Visual Hallucination)住院, 
在我週末查房時, 
她令人百思不解般地重複形容, 
在病房內, 
老是看到祖父、祖母來看她, 
但其實病房內, 
並無他們的蹤跡, 
只是她的幻覺。 

在檢查眼底, 
確定無乳頭狀水腫(Papilledema)之後, 
我們很快做了腰椎脊髓液穿刺, 
送去化驗, 
赫然發現單純疱疹濾過性病毒腦炎 
(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 
於是馬上會診腦神經科(Neurology)年輕教授, 
他非常興奮專程由研究室跑來嘉獎我們一番, 
原來他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病例(他已行醫15年了)。 
因為在北美洲, 
腦炎發生率, 
只有10%是單純疱疹引起的, 
他指導我們在全醫院, 
每星期一早晨大朝會裡, 
做特別專題報告, 
詳細查問了病人的病史, 
原來她是個豪放女, 
對異性很熱情, 
得過陰部疱疹, 
但因為一星期後自行痊癒, 
她也不太在意, 
沒想到幾天後, 
就發生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症狀。 

據統計, 
在百萬人感染HSV這種病毒之後, 
大概只有一人, 
會經由血液或末梢神經傳播, 
到腦脊髓液中引發腦炎, 
常常讓人感到措手不及, 
直搖頭稱之為「不」單純疱疹腦炎。 


●我思我診 

單純疱疹(Herpes Simplex) 
是因感染一種病毒叫Herpesvirus Hominis所致。 

大致分為兩大型, 
口脣部疱疹多由第一型引起, 
而陰部疱疹多由第二型引起。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又可由發疹的先後, 
分為初次發疹與再發疹兩種, 
此症特性無法完全治癒, 
常不定時復發, 
尤其當身體免疫力低下之時, 
如出外旅遊趕時間, 
公司或學校趕報告熬夜, 
或癌症病患接受強力化療電療時……等等, 
有形無形壓力之下。 
初次發疹症狀較重, 
除皮膚黏膜發疹較多外, 
常伴有局部淋巴腺腫, 
發熱等全身症狀。 
再發疹的症狀較輕微, 
少有全身症狀, 
發病時, 
皮膚所見疹子一般半米粒大, 
具紅暈的小丘促成, 
很快即變為小水疱, 
不治療經數日而破開糜爛, 
再結痂而癒, 
或不破直接乾燥而癒。 

我這位年輕少女患者, 
在百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下, 
居然產生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e System)的併發症。 
單純的疱疹腦炎, 
是一種如發現得早, 
可治癒到恢復大部分腦功能而不至於殘廢; 
如延遲或沒診斷出來, 
約70%將會致命, 
所以讓很多醫生傷透腦筋! 

這是一種不分 
年齡、 
性別、 
季節、或 
地理時間區域的急性感染症, 
皮膚疱疹不可掉以輕心, 
錯過治療黃金時間(48~72小時內)。 
病毒-這個人類的剋星, 
時時潛伏在身體某個死角; 
一般人又有種誤判, 
認為皮膚疹子, 
只要會自行癒合消失, 
就不需要小題大作,不去就醫。 

要記得 
「看不見的,並不表示它不存在; 
眼睛所能看得到的,也並不是都是真實的!」單 

純疱疹腦炎一點也不單純, 
由症狀來找出病因, 
頗富挑戰性, 
感謝上帝賜我們有剝絲抽繭的智慧。 


●主前交託 

健康快樂的男孩、女孩, 
要無憂無慮地成長, 
每日生活只遵循七情六慾, 
五官的基本快感(Primary pleasure), 
是種很冒險的生活方式, 
神賜我們有思考、析理、判斷的智慧, 
目的是要我們得到那人人渴求, 
卻又極難得的「內心平安」。 

馬太福音11:28-30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 
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我心裏柔和謙卑, 
你們當負我的軛, 
學我的樣式; 
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 
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主啊! 
一次又一次, 
您總是領我, 
帶我在平凡中, 
完成不可思議, 
不可能及不平凡的事工, 
您的思維多周詳啊! 

(46) 好男人絕不傷害自己所愛的女人


女孩子在選擇對象時, 
選的標準是以什麼為重呢? 
外表? 
門當戶對? 
經濟好? 
或優渥職業? 
其實聰明、真正有智慧的女性, 
是會先求「上帝的祝福」。 
當主動考慮選男孩子如何能心靈與肉體裡外一致, 
就有如吃宴席圓桌上挑選可口的菜餚一般, 
一邊視察, 
一邊思考, 
好好斟酌這筷子一出手, 
有誰肯定是合於「天意」的抉擇? 
而不是被動地等男孩來追妳, 
有如他人夾了一種菜色不合妳味口的, 
放入妳碗中,要拒絕也不是, 
要接受也很勉強。 
很多天真的女孩異想天開白馬王子本性風流一點, 
婚後他會用全心愛她,她有自信會改變他, 
可能性是有,但不很大。慎思啊! 


●我見我聞 

敏慧是從小就深受父母寵愛的獨生女, 
她的幼年在長輩們的稱讚聲中長大, 
可以說要什麼就有什麼, 
從不擔憂生活或學業的問題。 
父親在科技公司擔任要職, 
是新時代的寵兒,熱衷於工作。 
母親原來也是在同公司上班, 
結婚後便順理成章地扮演少奶奶的角色。 

她唯一的毛病是從小身子單薄, 
三天兩頭容易患感冒。 
母親每天中午都給她送便當到學校, 
深怕她吃營養午餐又鬧肚子痛, 
就這樣一路把她拉拔長大到大學畢業, 
她以優異成績考上護理師執照, 
在教學醫院擔任加護病房工作。 
原本她父母中意一路一直都心儀她的 
年輕皮膚科醫生作他們的乘龍快婿, 
但卻沒想到,在一次音樂會上, 
她認識了一位在藝術大學主修鋼琴的男孩 
--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在他柔情蜜意的攻勢下, 
他們兩人不顧父母及親朋好友的反對,閃電結婚了。 

婚後先生帶著她到奧地利的維也納深造, 
先生在學音樂的生涯不太順利, 
在當地輟學,開了個中餐館, 
她也只好加入廚房與跑堂的工作。 
當我再見到她移民到洛杉磯時, 
她仍然膝下無子, 
當了我的婦科病人, 
我赫然發現她有外陰疱疹、淋病加梅毒。 


●我思我診 

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簡稱STD。 
它伴隨著人類的歷史演進, 
因為人際關係複雜化, 
價值觀改變而日趨嚴重。 
目前已成為公共衛生中疾病防治的一個「暗夜」。 
婦女和小孩共同負擔了性病遺下來的不幸, 
其中包括了不孕, 
子宮外孕(骨盆腔炎所致), 
胎兒流產, 
或死胎, 
小孩日後的智能障礙。 
子宮頸癌在第三世界國家仍然很常見。 
大家都知道它是因性行為感染 
一種病毒叫HPV(Human Papillona Virus)沒有根治所造成的。 

性病本身不論何種病源, 
凡是由性行為和類似行為, 
經由皮膚黏膜或血液而感染的疾病, 
都稱之為「性行為傳播疾病」。 
它的病原分 
細菌、 
病毒、 
原蟲、 
黴菌及 
體外寄生蟲五大類, 
共計24種。 

一夫一妻制及固定性伴侶, 
是否就是預防性病的傳染可能性, 
也不是百分之百。 
愛滋病及B型、 
C型肝炎在夫妻之間傳染屢見不鮮。 
生殖器單純性疱疹(Genital Herpes) 
及生殖器瘤(Genital Warts)千千萬萬人都是受害者。 

我這位同事也是病人, 
本身是醫護人員, 
也會疏於防範。 
她的婚姻在沒有上帝、 
父母及愛她的親朋好友祝福聲中走過, 
是的,結婚是兩個當事人的事, 
但一個年輕女孩子到底有多少能耐, 
在愛情沖昏了頭的節骨眼上理智地求上帝給她作最佳判斷呢? 
過去婚姻執照是官方發的, 
要先去做婚前諮詢及特定性病篩檢, 
彼此要有默契, 
誠實坦白心態, 
就是婚姻成功的準備動作, 
不知從幾時起,已不再有這種硬性規定了。 

這位獨生女, 
葬送她的美好一生, 
因為選錯了對象, 
他先生有那種狂放不拘的藝術家生活型態, 
風流成性,把性病傳染給了她。 
她雖有醫學常識,仍成了受害者, 
更何況一般女孩子簡直是靠運氣,賭博壓寶般不可預料。 

性病防治, 
是公共衛生百年來的一大難題, 
但「暗夜」在主的帶領與青年男女的願意敞開坦誠的心門, 
已漸露曙光! 
朋友們,勇敢、主動地踏出第一步, 
向前走, 
求主的祝福與同行, 
不虛偽、 
不欺騙, 
真正疼愛另一半,思考再思考, 
同走主內幸福的道路, 
奔向更遠更深的主所應許奶與蜜的地方。 


●主前交託 

不顧是否有上帝的祝福, 
仍孤注一擲地走入婚姻, 
是一種很冒險的行為。 
性行為的氾濫, 
對一個當丈夫來說, 
便是違反真道。 
提摩太前書5:8說: 
「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 
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 
更是如此。」女孩子決定另一半的選擇, 
主的話語已明示我們,以弗所書5:25,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 
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 

好男人絕不傷害自己所愛的女人。

(45) 危機調適

東西方的小孩,在成長過程中, 
由於文化背景不同,對於紀律的要求,有顯著的不同; 
光是學琴的耐心,在猶太人及東方人的小孩身上, 
很明顯地可以看出,有略勝一籌之處。 
是先天的因素,或後天的培養,大概兩者均佔各半。 

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今日社會, 
不裝備、磨練自己,哪能應付了大風大浪, 
而仍能逆風而上呢? 
升學、就業、結婚成家立業, 
是必經的人生階段, 
適當的調適能力是必要的, 
健全的性格也可以孕育而生。 
更何況不可預期的危機, 
隨時都可能轉變型態來挑戰我們, 
我們自問是否有充分把握,能一一化險為夷呢? 

醫師常扮演疾病, 
或死亡的宣告者, 
更應該預先做好準備, 
如何對病人,或其家人說明, 
才不至於使他們,陷入更大的危機。 


●我見我聞 

Mr. Stone是一位五十歲, 
身強體壯的藍領機械廠工人, 
由於公司最近合併,他被升調到不同部門當工頭, 
他太太說他一直感到恐慌,連早上開車上班, 
在高速公路上,還一直打嗝、呼吸困難、噁心嘔吐、心跳加快。 

看了心理醫師還是不見效, 
對上班有恐懼感,新環境不適應, 
夜晚失眠,到精神科看門診, 
吃了兩三種抗焦慮及抗憂鬱的藥劑, 
還是常藉口請病假。 
因為年屆五十, 
我安排他去做大腸鏡檢查, 
他光是聽到檢查步驟, 
就已冒冷汗, 
死也不願意去做, 
公司最後還是讓他提早離職了。 

Mrs. Kingsberry是一位四十二歲的家庭主婦, 
很神經質的婦人,常常有尿道感染的毛病, 
尤其在週末夜裡,或週六一大早常打電話給我, 
總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哭訴, 
排尿出血,疼痛不已,好痛苦。 
懇求我馬上給藥局打電話,要抗生素及止痛劑。 

上禮拜午夜裡, 
突然又在電話上大哭, 
以歇斯底里的聲音, 
高分貝的哭喊著, 
她弟弟日前在夏威夷近海潛水出意外, 
專機會將他的遺體送回洛杉磯國際機場, 
她必須安排接送到殯儀館事宜, 
她形容她已六神無主,兩腳發軟,恐慌不已, 
希望我給她強一點鎮定劑,否則她幾乎馬上要昏倒。 


●我思我診 

危機調適(Crisis Intervention): 
危機發生若不經過適當調適, 
則將衍生出認知、情感及行為的異常。 

危機的定義: 
是個人在具有某種壓力的生活事件, 
或情境下所產生的一種知覺(Perception), 
而這種具有困難的知覺,是這個人運用他現有的適應模式, 
及可使用支持系統仍難以解決的。 

普通可分為兩大類 

(一)發展性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 

其壓力事件或情境,都是可預測的, 
因為它發生在升學、就業、結婚、生子,……等必經的階段; 
也就是說,在轉換新的人生角色時,發生困難,無法勝任。 

(二)情境性危機(Situational Crisis) 
或意外性危機(Accidental Crisis): 

其壓力事件起源於意外的生活事件, 
可發生於自己或親友身上, 
如急、慢性疾病、死亡、意外事故、失業、離婚或強暴,……等。 
危機的認知相當主觀的,是一種知覺, 
當事者認為它存在,它就存在, 
危機一般帶來危險,但也帶來轉機, 
有一定的時限(Time- Limited), 
六到八週要把握期限治療。 
發展性危機具有普及性, 
人人皆一定會經歷到, 
適當的調適,才能有健全人格發展。 

調適的五大步驟: 

1.界定真正的問題所在(Define the problem): 
才不會失去治療方向。 

2.確保患者的安全(Ensure patient’s safety): 
此時情感脆弱,防自我毀滅或戕害的傾向。 

3.提供情緒上的支持,適時伸出援手, 
改善錯誤、扭曲的認知,積極的心理建設, 
情緒化悲觀想法的掃除。 

4.找尋變通方法: 
利用周邊資源,突破困境, 
嘗試進行改變,最新面貌去面對挑戰。 

5.訂定一套具體可行辦法, 
讓患者日後遵行,以防舊事重演。 

約伯記教導我們敬畏神的人, 
在危機苦難時,主還是與我們同在, 
主在人最需要的時刻,和人們同舟共濟, 
給人無比的勇氣,來面對挑戰, 
危機的發生本身,就是「福份」的化身, 
轉機就在危險的盡頭彰顯出來,天父的能力, 
也在人最軟弱之際,顯示它的「完全」。 


●主前交託 

人生匆匆,誰無過犯, 
樹斷了可以再長,人被危機打倒了, 
談何容易再重新站起來。 

約伯記14:1「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 
早就預言生命中,充滿荊棘,危機四伏; 
如果居安不思危,不及早做準備, 
把信心的功課打好基礎,如何面對危機時, 
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調適」? 
一點也不介意讓神用光照人的軟弱, 
處處需要主的幫助,把一切榮耀歸於主。 

羅馬書8:18 
「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44) 捕風捉影 - 處方性篩檢知多少

在這一切講究效率的科技世界裡, 
由於時間壓縮到幾乎極限, 
常常使人感到, 
一大早醒來, 
便不知不覺地, 
陷入了與時鐘在做永不停止的賽跑; 
如此一來,每個人彷彿都汲汲營營地, 
活在自我的世界, 
用一種圍繞著自我為宇宙中心的思考模式, 
快速規劃著每日行程(Schedule), 
然後有如機械人式(Robot), 
去執行習以為常, 
各個職場的角色(Routine mission), 
很自然與周邊他人, 
根本無交集(Overlaps)可言, 
而只有磨擦(Conflicts)。 
一旦當自己親近的人, 
突然重病或死亡, 
才開始擔心, 
自己是否也將患某種無藥可救的疾病, 
焦急找醫生篩檢。 


●我見我聞 

Mr. White,44歲非洲裔身材高大的上班族, 
穿著考究, 
酷愛室外運動, 
練成一身結實的肌肉, 
身邊總是少不了白人女友, 
來我的門診,總是只要求例行週期性健康檢查, 
膽固醇稍高, 
血壓也高了一點, 
也有Sugar Intolerance(碳水化合物低耐性現象), 
拒絕服任何處方藥, 
只願在飲食上稍做控制; 
但幾年下來, 
看他還是我行我素, 
非常享受北美高脂、高蛋白質的西方生活型態, 
飲酒及吸煙也改不了。 

上星期, 
他突然氣急敗壞的來找我, 
告知他父親突然過世, 
可能死於心臟血管阻塞的毛病, 
他母親是退休護士, 
囑咐他來看我時, 
用手機要跟我「耳提面授」般地, 
叮嚀替她兒子做全身血管篩檢! 
指定要用Angiogram(血管造影術), 
詳細地查他每一吋的末梢血管! 
我安排他做了 
腦部斷層、 
頸動脈超音波、 
主動脈及下半身 
動脈掃描, 
均一無所獲。 

運動心電圖當然也無所謂冠狀動脈阻塞的現象, 
唯一的發現, 
只是多年高血壓控制不良, 
引起左心室肥大,及 
心臟舒張期功能不全(Diastolic Dysfunction)。 

我對這位老兄, 
還是對他按部就班, 
控制所有可能, 
導至心血管毛病的高危險因素 
(高血脂、高血糖、及高血壓)才是上策, 
更何況,擔心家族性疾病遺傳可能性, 
更不該只打「隨機應變」的仗! 


●我思我診 

Prescriptive Screening(處方性篩檢), 
有別於一般公共衛生需要, 
因防治傳染性疾病, 
所作的強制性大規模的篩檢(如肺結核皮膚試驗); 
它是用於一般民眾, 
還沒有症狀, 
心裡擔心某種可能發生的疾病, 
因患者或家屬要求所作的特定篩檢, 
所以,當個案提出, 
醫生要謹慎做特殊考慮, 
重點將是這篩檢結果, 
要對病人有所幫助, 
不管是在早期診斷, 
有效治療或癒後有所改變, 
那才值得,去找尋有可能存在的疾病, 
否則常常給病人製造, 
不必要的擔憂及麻煩。 
行醫多年經驗,告訴我說檢驗報告結果出爐時, 
我必須很小心告知病人, 
如何去解釋, 
不是完全正常的報告, 
到底在臨床上,有多大的意義? 
所以我們對這種篩檢的原則, 
必須分三方面來考慮: 
1. 疾病本身的特性; 
2. 篩檢方法的特性; 
3. 病人的特性。 

(一)疾病特性: 

如果這特定疾病提早診斷, 
能預防這種疾病的致病性, 
和降低死亡率, 
而不是光給患者貼上一個新鮮的病名標籤(Fancy Disease Labeling), 
當然醫生義不容辭地,會樂意篩檢。 

(二)篩檢方法的特性: 

篩檢結果 
可靠性、 
準確度、 
敏感度及 
精密度, 
都必須考慮, 
斟酌假陽性, 
假陰性的結果, 
可能性有多大, 
所以很多篩檢, 
都是針對高危險群病人, 
才比較有意義的。 

(三)病人本身的特性: 

有些病人非常神經纖細的, 
醫生必須注意對他們詳細解說, 
和有無需要做進一步處理, 
不可流於只對病人貼標籤,無助於紓解煩憂! 

總之, 
這種篩檢可以幫助病人, 
也可傷害病人, 
並不是每項門診可用檢查, 
都適合拿來做篩檢。 

我的這位患者, 
不願意早期聽醫者的勸告, 
按部就班把基本動作(控制危險因素)做好, 
只願隨風起舞, 
捕風捉影, 
實在本末倒置, 
我答應他做篩檢, 
並不是因為他要求才做, 
是基於他有家族性血管疾病傾向, 
屬高危險群,才同意花大錢,找尋潛伏不知名的病。 


●主前交託 

神是美善的,主是愛我們的; 
人在一生的各種規劃, 
包括對自己的健康照顧, 
整體都需先求心裡, 
存有主那種未雨綢繆、良善、無偏見的智慧, 
才能臨危不亂。 

雅各書3:17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 
溫良柔順, 
滿有憐憫, 
多結善果, 
沒有偏見, 
沒有假冒。」